0%

中国大裁员导致日本IT业更难混了?什么人难?

今天我们来聊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,那就是中国程序员涌入日本,是否在日本“更难混”的问题。其实,这里面有一个本质的区别,就是大家需要了解日本和中国的就业市场有什么不同。

如果我在中国经营一家公司并招聘程序员,基本上超过30岁的程序员我是不考虑的,通常只会考虑25岁左右、动手能力强的年轻人。而在日本,企业反而更欢迎那些年龄较大的程序员,35岁到40岁之间的往往更受欢迎。

举两个我身边朋友的例子吧。一个朋友之前在美团工作,后来应该是被裁员了。他卖掉了北京的房子,来到东京买房子开始新生活。刚到日本时,日语完全不行,本来打算去语言学校学习,但因为那时候行情不错,我介绍他来到日本找工作。现在,他的工作做得不错,日语也慢慢学会了。

另一个朋友是在中国的一家欧美系企业工作,大学时学过一点日语,后来通过自己的努力拿到了日语一级。刚来日本时,薪水就比较高,直接申请了“高度人才”资格,并获得了永住权。他35岁以上,之前在国内被裁员后选择来日本,但在被裁之前就已经做好了准备。

你可以看到,虽然现在中国的裁员现象很严重,但如果你是经验丰富的程序员,选择来日本可能是条不错的路。反倒是年轻人在日本的IT行业并不占优势。

为什么会这样呢?我也不太清楚。但根据我的经验,像我认识的很多日本程序员,年龄较大但非常稳重成熟。例如,有一位同事已经50岁了,他在中国可能没有太大的竞争力了,不是那种核心程序员出身,技术上也并不拔尖。之前他在IBM做了10年外包,技术水平并不算高。但他来到日本后,先从派遣工作开始,慢慢转型到AI和大数据领域。虽然年纪大了,但他也能在AI领域站住脚,薪水达到了80万日元。这说明年长的程序员在日本可能更吃香。

因此,确实有很多中国程序员由于国内的竞争压力选择来日本发展,但需要注意,这种机会更多是针对那些经验丰富、年纪稍大的程序员。年轻人要想在日本IT行业立足并不容易,特别是那些不愿吃苦、抱着“白捡”心态的年轻人,他们在日本可能也会面临失败。

在日本生活和工作,特别是IT行业,你不仅需要具备技术能力,还要有一定的日语水平。你来日本之后,日语不行,可能就会比日本本地的技术人员低一个层次。但如果你能苦学日语,利用你的跨国优势,将来可以做中日之间的生意,这会是你强于同龄日本人的一个重要优势。

综上所述,中国的IT行业竞争激烈,这已无需多言。每年有上千万的毕业生,其中不乏具有编程天赋的年轻人。要与他们竞争确实很难,所以与其在中国内卷,不如考虑来日本发展。
furicontentImage